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转发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国包装改进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08:02:44  浏览:892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转发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国包装改进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


关于转发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国包装改进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计经委),委管国家局:
1984年以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国包装改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改变了包装落后面貌。但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包装改进任务仍十分艰巨。为推动这项工作进一步发展,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提出了《关于加强全国包装改进工作的意见》,现转
发你们,请参照执行。


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包装改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相关行业对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大,尤其是我国出口的增长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包装工业提出了新挑战,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新问题
:首先是商品破损问题没得到根本解决,破损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巨大,二是包装废弃物污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影响生态平衡;三是利用包装造假,扰乱市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四是商品销售的过分包装有所抬头,影响了包装改进减损、增收、节
约的效果。为此,提出抓好包装改进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狠抓重点商品包装改进,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改进的标准
1984年,全国包装大检查确定了22类大宗商品和出口商品作为改进重点,其中,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自行车、中成药、棉花、烤烟、化肥、农药、水产品、水果、茶叶、搪瓷等改进较好,基本上杜绝了商品破损。但仍有一部分改进不理想,有的甚至没有改进,主要有水泥、平板玻璃
、卫生洁具、面粉、鲜肉、出口机电产品,加上新增的重点产品(化工产品、农副产品),这8类产品是今后改进的重点。
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水泥袋撒漏、吸潮问题。水泥生产厂必须严格执行水泥袋新国家标准,不得使用无复膜塑编袋。要积极研制高强度的复合纸,推广伸性纸,开辟新一代水泥包装袋。要重点解决平板玻璃木箱包装破损严重的问题,加紧研制、开发、推广新的玻璃包装箱,如塑料周转箱
等。出口机电产品木箱包装质量差,要加速蜂窝纸板的开发和推广,逐步取代部分木箱包装。要从材料、技术、管理上下功夫,解决化工产品包装渗漏问题。要为农副产品提供可体包装,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二、加强包装产品质量工作,把包装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抓好包装产品质量是做好包装改进工作的基础。要重点抓好以下3个方面:(一)包装改进机构要搞好包装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工作,按国家和行业质检计划组织实施。(二)做好包装产品和产品包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为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提供技术保障。(三)按照国家计? 橹安飞砜芍さ姆⒎藕椭柿咳现すぷ鳎涌煊牍适谐〗庸斓牟椒ィ俳捌笠抵柿抗芾砗桶安分柿康慕徊教岣摺? 三、提倡绿色包装产品,防止包装废弃物污染
包装为人们生活带来很大方便,但包装废弃物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塑料薄膜和EPS 发泡餐盒形成的“白色污染”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禁止火车和航用客船使用EPS包装餐盒。 塑料薄膜袋和EPS餐盒造成的污染问题在许多城市还没有得到解决, 包装改进工作要抓住机遇,
大力推动和实施绿色包装,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塑料包装制品。重点发展功能好又易于回收处理的包装制品。
四、认真贯彻《印刷业管理条例》加强包装装潢印刷品的监督管理
《印刷业管理条例》是包装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法规。包装改进机构必须加强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包装装潢印刷是包装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道工序,包装企业不得为造假者提供便利条件。几违反《印刷业管理条例》、不遵守国家法规的企业,除按罚则处罚
外,还要吊销生产许可证。
五、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把包装改进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随着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问世,如纸桨模塑餐食、平板玻璃塑料周转箱、高强度纸桨复合纸、预应力复合水泥袋等。但由于新产品新技术问世较短,产品较难打开市场。我们要帮助企业克服困难,大力宣传,做好信息服务和推广应用,在市场开拓方面给予支持。

六、加速包装法规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
包装是跨部门行业。当前包装行业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许多问题日渐突出,包装管理亟待立法。受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的委托,中国包装总公司协同国家经贸委正在起草《商品包装管理办法》,为制定《包装管理条例》和《包装管理法》创造条件。
七、注意研究包装改进工作的政策问题
改进包装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正确处理企业效益与产品包装改进的关系,认真研究政策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出改进包装的政策建议,提供决策部门指导包装改进工作不断前进和发展。
八、加强包装改进工作领导,确保包装改进取得实效
各地经贸委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订出包装工作方案和改进目标,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好改进工作。各行各业要重视包装,包装也要为各行各业服好务。包装改进工作需要各部门、各地方、各企业大力支持,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各级包装改进机构要主动汇报,积极协调,争取各方
面的支持与配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包装改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1998年9月1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20条规定,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若因此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最高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规定(三)》)第13条也规定了公司债权人可以请求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一、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方式和范围

  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方式应该先以公司财产清偿债务,在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才由虚假出资股东进行补充清偿。即虚假出资股东只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足清偿责任。

  另外,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责任的范围也因为公司法人人格是否存在而分成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当可以在个案中运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时,该虚假出资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当虚假出资行为没有达到否认公司人格的程度而无法运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时,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范围为股东认缴而未出资的本息。

  二、股权转让后对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虚假出资股东在未依法出资到位的情况下将其股权转让而引发的股权转让人与受让人以及公司债权人三者之间的法律纠纷。公司债权人常常要求由股权转让人与受让人一起在认缴出资与实际出资的差额内对其承担连带责任,而股权受让人则往往以欺诈为由请求法院撤销股权转让合同而使之无效来对抗公司债权人。那么,对于实践中的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处理?《规定(三)》第19条规定了有限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在受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公司债权人可以请求该受让人与转让人一起承担连带责任。

  该司法解释对于解决股权转让后由谁来对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法律依据,然而仍有疏漏之处,即其忽视了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笔者认为应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为原则,以受让人能证明自己善意而不承担责任为例外。即在公司法人人格存在时,由股权转让人和受让人对公司债权人在虚假出资股东认缴而未缴的出资范围内承担连带补缴责任,但以受让人能证明自己善意受让为例外;在公司法人人格被否认时,则股东之间是合伙的关系,那么此时股东转让股权相当于是合伙人退出合伙企业,退伙人和新的合伙人均要对其合伙人退伙前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但以受让人能证明自己善意受让为例外。

  让转让人和受让人一起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补充责任是因为:第一,股东足额出资是其法定义务,其对公司的虚假出资的补缴责任并不会因其转让股权而免除;第二,受让人因股权转让合同而成为公司股东后被登记在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上,公司债权人可依据公示公信力要求受让人承担责任,因此,受让人也不能免除责任而只由转让人承担。

  以受让人自己举证来证明自己是善意为例外来免除受让人的连带补足责任是因为:身处公司之外的债权人很难提供这样的证据来证明受让人不是出于善意,再加上新旧股东之间可能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串通,这也会导致公司债权人无法提供受让人善意与否的证据,因此让受让人自己证明自己是善意的是合理的。

  三、虚假出资股东对债权人的民事责任的立法缺陷与完善

  在一般情形下,当公司存续且有清偿能力时,虚假出资股东与公司债权人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公司债权人只与公司发生债权债务关系,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但在股东虚假出资且公司不能完全清偿债务时,可以通过《公司法》第20条规定的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也可以适用《规定(三)》第13条的规定追究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但是要在个案中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当个案中满足不了这样的条件时,就不能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当然此时可以适用《规定(三)》第13条追究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规定(三)》第13条是我国公司立法的一大进步,很好的解决了以往在无法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时就无法追究虚假出资股东对债权人民事责任的困境。但是在虚假出资股东如何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方面,我国法律仍有需要完善之处,即:

  我国法律虽然对虚假出资股东转让瑕疵股权后由谁来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即《规定(三)》第19条规定了在受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情况下,由受让人与转让人一起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我国法律并未对此时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做出规定,笔者认为法律应该在规定由转让人和受让人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补缴责任的同时,明确由受让人自己证明自己是善意受让而不承担责任。

  
参考文献

[1] 周友苏. 试析股东资格认定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 法学, 2006, (12).

[2] 姜培培. 浅论股东虚假出资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J]. 中国商界, 2008, (3).

[3] 曹水清. 关于股东虚假出资民事责任的探讨[J]. 商场现代化, 2007.


  (作者单位: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业务文件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废止部分司法解释和业务文件的通知

1993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为适应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需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检察机关重建后至1992年底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其他有关检察业务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经过清理,其中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单独发布、应予废止的司法解释和业务文件共43件,已经第八届第二次检察委员会议讨论,决定废止。特此通知。

附:最高人民检察院宣布废止的司法解释和业务文件目录

--------------------------------------------------------------------------------
| 司法解释文件(或其他业务文件)名称 | 文号及日期 |
|----------------------------------------------|----------------------------|
| | 1979年3月10日 |
|关于认真执行《逮捕拘留条例》的通知 | 〔79〕高检一字第1号 |
|----------------------------------------------|----------------------------|
| | 1982年9月6日 |
|关于监所检察受理就业人员犯罪案件范围的批复 | 〔82〕高检监函第14号 |
|----------------------------------------------|----------------------------|
| | 1982年4月19日 |
|关于对在购销中索取和收受财物定罪问题的复函 | 〔82〕高检经函第1号 |
|----------------------------------------------|----------------------------|
|关于人民检察院劳教检察试行办法 | 1983年3月4日 |
|----------------------------------------------|----------------------------|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法纪检察案件立案标准的 | |
|规定(试行) | 1986年3月24日 |
|----------------------------------------------|----------------------------|
|关于个人非法制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 |1985年10月5日高检 |
|标识构成犯罪的能否按假冒商标罪惩处的批复 |研发字〔1985〕第21号 |
|----------------------------------------------|----------------------------|
| |1985年9月9日高检 |
|“关于案件管辖的请示”的答复 |三发字〔1985〕第8号 |
|----------------------------------------------|----------------------------|
| |1980年7月21日高检 |
|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试行细则 | 刑字〔1980〕第44号 |
|----------------------------------------------|----------------------------|
|关于判处徒刑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期间 | |
|不能担任国营或集体企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的批复 | 1986年8月23日 |
|----------------------------------------------|----------------------------|
|关于盗窃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是否应按 |1986年12月1日高检 |
|票面数额计算的批复 |研发字〔1986〕第14号 |
|----------------------------------------------|----------------------------|
|关于执行《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工作试行细则》 |1986年3月28日高检 |
|第二十五条有关问题的答复 |研发字〔1986〕第2号 |
--------------------------------------------------------------------------------
--------------------------------------------------------------------------------
| 司法解释文件(或其他业务文件)名称 | 文号及日期 |
|----------------------------------------------|----------------------------|
|关于各地认真执行《逮捕拘留条例》简化案件批捕 | |
|手续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的答复 | 1979年8月9日 |
|----------------------------------------------|----------------------------|
|关于贯彻“反盗窃斗争电话会议”精神 | 1991年9月25日 |
|严厉打击严重盗窃犯罪活动的通知 |高检发刑字〔1991〕72号|
|----------------------------------------------|----------------------------|
| | 1991年1月18日 |
|关于必须严肃查处暴力抗税案件的通知 | 高检发〔1991〕5号 |
|----------------------------------------------|----------------------------|
|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坚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和| |
|强迫引诱、容留妇女卖淫的犯罪,积极配合查禁取缔| 1991年1月11日 |
|卖淫嫖娼活动的通知 | 高检发刑字〔91〕1号 |
|----------------------------------------------|----------------------------|
|关于盗窃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的 | 1990年3月16日高检 |
|有价证券如何计算盗窃数额请示的答复 | 研发字〔1990〕第2号 |
|----------------------------------------------|----------------------------|
| |1989年4月23日〔89〕|
|关于坚决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通知| 高检发〔办〕字第11号 |
|----------------------------------------------|----------------------------|
|关于巨鹿、鹿邑等县、区检察院提审、押解人犯 |1987年10月21日高检 |
|违反规定发生人犯脱逃事故的通报 | 三发字〔1987〕第4号 |
|----------------------------------------------|----------------------------|
|关于被告人在刑事拘留期间需要对被害人作 | 1987年4月21日高检 |
|精神病鉴定的案件拘留期限计算问题的答复 | 研发字〔1987〕第4号 |
|----------------------------------------------|----------------------------|
|关于在办理盗窃案件中如何理解和处理盗窃 | 1985年3月21日高检 |
|“自家”或“近亲属”财物问题的批复 |研发字〔1985〕第12号 |
|----------------------------------------------|----------------------------|
|关于侵犯中外合资企业合法权利的刑事案件是否 |1985年9月3日高检 |
|属于涉外案件的批复 |研发字〔1985〕第32号 |
|----------------------------------------------|----------------------------|
| |1987年4月21日〔87〕|
|关于积极查处偷税案件的通知 | 高检发〈二〉字第9号 |
--------------------------------------------------------------------------------
--------------------------------------------------------------------------------
| 司法解释文件(或其他业务文件)名称 | 文号及日期 |
|----------------------------------------------|----------------------------|
|关于抓紧向人民法院起诉一批自首坦白案件的通知 | 1989年10月5日 |
|----------------------------------------------|----------------------------|
|关于对《通告》期限内自首坦白案件免予起诉的 | |
|具体规定 | 1989年10月8日 |
|----------------------------------------------|----------------------------|
| | 1990年4月27日 |
|关于以人质勒索他人财物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 |高检研发字〔1990〕11号|
|----------------------------------------------|----------------------------|
| | 1990年10月23日 |
|关于进一步加强自侦案件免予起诉工作的通报 | 高检发〔1990〕32号 |
|----------------------------------------------|----------------------------|
| | 1991年2月23日 |
|关于贪污、受贿案件免予起诉工作的规定(试行) | 高检发〔1991〕9号 |
|----------------------------------------------|----------------------------|
| | 1991年7月11日 |
|关于贪污、受贿案件免予起诉工作的暂行规定 | 高检发〔1991〕41号 |
|----------------------------------------------|----------------------------|
| | 1979年7月16日 |
|关于女知青奸情案件的认定及处理的批复 | 〔79〕高检研字第4号 |
|----------------------------------------------|----------------------------|
| | 1979年8月30日 |
|关于襄樊铁路分局提请批捕案犯的审批问题的通知 | 〔79〕高检字第55号 |
|----------------------------------------------|----------------------------|
|关于西宁铁路公安分处提请批捕的案件的审批 | 1979年9月7日〔79〕|
|问题的通知 | 高检一文字第40号 |
|----------------------------------------------|----------------------------|
|关于检察机关执行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办案 |1981年7月22日〔81〕|
|时限几个问题的综合批复 | 高检发(研)字第27号 |
|----------------------------------------------|----------------------------|
|关于省院受理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 |1979年12月28日高检 |
|应移交给管辖地区的检察分院办理的答复 | 〔79〕一文字第71号 |
--------------------------------------------------------------------------------
----------------------------------------------------------------------------------
| 司法解释文件(或其他业务文件)名称 | 文号及日期 |
|------------------------------------------------|----------------------------|
| | 1987年8月15日 |
|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第150条有关问题的答复 |〔87〕高检研字第34号 |
|------------------------------------------------|----------------------------|
| |1986年6月23日〔86〕|
|关于抓紧复查处理检察机关经办的冤假错案的通知 | 高检发(信)字第10号 |
|------------------------------------------------|----------------------------|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刑事案件办案程序(试行)| 1986年3月24日 |
|------------------------------------------------|----------------------------|
|关于当前办理贪污、受贿等经济案件中正确运用 | |
|免予起诉的几点建议 | 1982年12月25日 |
|------------------------------------------------|----------------------------|
| |1984年5月15日高检 |
|关于对劳教人员李水金逃跑案定性请示报告的批复 | 〔1984〕三函第6号 |
|------------------------------------------------|----------------------------|
| |1985年4月24日高检 |
|关于如何掌握“重大盗窃罪”问题的批复 |研发字〔1985〕13号 |
|------------------------------------------------|----------------------------|
|关于加强提前介入、加速办理制造动乱和 |1989年10月12日高检 |
|反革命暴乱的犯罪案件的通知 |〔1989〕刑字第14号 |
|------------------------------------------------|----------------------------|
|关于在“文革”中因参加批斗、刑讯逼供 | 1984年6月27日 |
|致人伤亡的案件可否予以追诉问题的批复 |〔1984〕高检研函第8号 |
|------------------------------------------------|----------------------------|
|关于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人民检察院 |1983年9月10日高检 |
|如何派员出庭支持公诉问题的批复 |〔1983〕一函字第34号 |
|------------------------------------------------|----------------------------|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自行侦查刑事案件 |1983年3月1日〔83〕 |
|办案程序(暂行规定) | 高检二函字第3号 |
----------------------------------------------------------------------------------
以上文件全部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单独制发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